1956年9月,著名的IBM公司的一個工程小組將世界上首個“硬盤”展示給了人
們,但實際上它并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完整意義上的硬盤,它僅僅是一個磁盤存儲系統,
龐大的占地面積讓人吃驚。它的名字叫做IBM 350 RAMAC(Random Access Method of
Accounting and Control),如圖3-1所示。
我們可以看到圖中左邊機柜中間的一個圓柱體容器,它就是我們現在硬盤盤片的
雛形。
時間過去了十幾年,在1968年,IBM顛覆了之前自己的設計,重新提出了“溫徹
斯特”( Winchester)技術的可行性,這個技術奠定了以后硬盤所發展的方向。“溫徹斯
特”技術提出了“密封、固定并高速旋轉的鍍磁盤片,磁頭沿盤片徑向移動,磁頭懸浮
在高速轉動的盤片上方,而不與盤片直接接觸”的設計理念,這也是我們現在硬盤所走
的道路。
溫徹斯特( Winchester)技術的發明,無疑是為現在的硬盤發展打下了一個很好的
基礎,F在就是上百吉字節的硬盤仍然在使用這種“技術”。5年之后,也就是1973年,
IBM終于推出了使用溫徹斯特技術的第一塊硬盤,型號為3340,如圖3-2所示。它采用
14英寸(1英寸=2.54cm)的規格,由兩個分離的盤片構成(一個固定的和一個可移動
的),每張盤片容量為30MB。并且硬盤首次使用了封閉的內部環境,并進一步發展了氣
動學磁頭技術,將磁頭與盤片之間的距離縮短到了1 7微英寸。
1 979年,IBM再次發明了薄膜磁頭,為進一步減小硬盤體積,增大容量,提高讀寫
速度提供了可能。同期IBM的兩位員工AlanShugart和FinisConner離開IBM后成立了
希捷公司(Shugart Technology公司,也就是后來的Seagate希捷公司),之后便推出了
5.25英寸大小的硬盤驅動器。
20世紀80年代末期IBM又為電腦行業作了一項巨大的貢獻,推出了MR( Magneto
Resistive) HEAD,這種磁頭在讀取數據時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,使得盤片的存儲密度
能夠比以往每英寸20MB的容量提高了數十倍。
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期(1991年),硬盤的發展逐漸加快了腳步,真正的步入了
G時代。20世紀90年代后期,GMR磁頭技術問世了。GMR是GiantMagnetoresistive
的縮寫,中文名稱被叫做巨磁阻磁頭,它與MR磁頭同樣是采用了特殊材料的電阻值隨
磁場變化的原理來讀取盤片上的數據。但唯一的不同之處在于,巨磁阻磁頭使用了磁阻
效應更好的材料和多層薄膜結構,所以增強了讀取的敏感度,相同的磁場變化能引起更
大的電阻值變化,從而可以實現更高的存儲密度,F有的MR磁頭能夠達到的盤片密度
為3~SGbit/英寸2(千兆比特每平方英寸),而GMR磁頭為10~40Gbit/英寸2。
1999年,著名的硬盤公司Maxtor(邁拓)推
出了他的DiamondMax 40產品,也就是鉆石九
代,單碟磁盤達到了10GB這樣前所未有的容量
(見圖3-3),促使了大容量硬盤的誕生。從此硬
盤發展的腳步又開始放快。
2000年2月23日,希捷又推出了轉速高達
15000r/min的Cheetah X15系列硬盤,其平均尋道
時間只有3.9ms,這可算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硬盤
了。當時家用硬盤也開始攀比速度,希捷的這次SCSI速度革命除了樹立自己在SCSI
行業中形象之外,還有就是要徹底拉開SCSI硬盤與IDE家用硬盤之間的差別,以保證
SCSI硬盤在行業中的地位,確保自己的利潤增長點。
2000年3月1 6日,IBM將自己苦心研究多年的“玻璃盤片”拿出臺面,并且推出
了兩款采用這個盤片的硬盤,這就是IBM的Deskstar 75GXP及Deskstar 40GV。這兩款
硬盤均使用玻璃取代傳統的鋁作為盤片材料,這能為硬盤帶來更大的平滑性及更高的堅
固性。
此外Deskstar 75GXP系列產品的最高容量達75GB,是當時容量最大的硬盤。
Deskstar 40GV的數據存儲密度高達143億比特/英寸2,再次刷新數捃存儲密度世界記錄。
然而好景不長,時隔兩年之后,騰龍系列的硬盤紛紛出現問題,暴露出了玻璃盤片的嚴
重質量缺陷。
雖然此時IBM開始懸崖勒馬,當騰龍5推出的時候繼續采用了鋁質盤片,但已經無
法挽救這個品牌給消費者帶來的心理陰影。IBM的一失足成千古恨,后來不得不將硬盤
部門轉手于日立了。